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聪明理财 | 400万人在支付宝买理财产品被拒......快来看看咋回事!


仟江水商业电讯(3月14日 北京 聪明理财)昨天(13日),支付宝在微博上表示,上个月有400万人想买理财产品,但都被拒了。原因是这些理财产品超过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过侧面也反映出目前投资者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理财产品热捧,特别是权益基金。


今年权益基金火热 总募集规模逼近3000亿元


虽然近期海外市场和A股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调整,市场波动加剧,但权益类新基金发行依然火爆。数据显示,今年3个月来,新基金的发行规模逼近400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发行规模超过800亿元,混合型基金的发行规模超过2000亿元,可见偏权益类的基金占据了主导。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今年已有多达39只新基金一日售罄。

 

投资理财需“风险匹配”


随着基金发行的火热,各大销售平台的销售数据也是水涨船高,不过蜂拥而至的投资者,有不少都是只看到基金在某一阶段的高收益,而忽略了自身可承受的风险程度。

 

支付宝近日就在微博平台上表示:“上个月,有400万人对超过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动心,被我们劝退了!90后可不少,懂得管钱没毛病,但没风险意识咋行?”

 

风险评估不可少


众所周知,现在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都会跳出风险评测的页面。当你评测结束后,开始挑选理财产品时,一般也都会看到是否符合自己的风险等级,不符合时也会再三被提醒或建议重测。

 

虽说现在各大平台对于客户风险等级的评测已经比较到位,但实际上要完全做到跟客户相匹配也是有难度。比如有些投资者为了能够通过评测,明知自己的风险等级达不到,也会通过反复评测来让自己达到符合购买的等级。

 

从线下来看,不管是券商还是银行的理财经理,其实在客户风险承受力的评测上,也是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他们表示,“我们对于70岁以上的客户会非常严格,会要求到现场进行评测,但是其他的就比较灵活了,具体根据客户进行分析。”

 

投资需谨慎


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慎重评估理财产品风险和自身承受风险能力,做到尽量匹配或者低于投资者承受能力风险的产品。


(综编自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财富网)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