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
公司透视 | 顺丰获全球最大主权基金加仓仟江水商业电讯(3月19日 北京 公司报道) 3月18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了2月份经营简报,报告显示,2月份顺丰实现业务总收入(含供应链)90.09亿,同比大幅增长82.11%,实现业务量4.75亿票,同比大幅增长118.89%。
一、坚实底盘提供强韧支撑 助力顺丰“敏捷”高效抗疫
此次抗击疫情中,一方面通达系等快递公司普遍停运,另一方面,封城停业等导致线上消费激增,如何安全、快速实现物资的有效配送成为摆在顺丰等快递企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1、首先,顺丰独特的直营模式具备更强的抗风险性,直营能够更加有效进行内部统一管理及政策实施,员工由总部统一管理,稳定性强,在突发性事件下,能够更充分保障公司正常运转。
2、其次, “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可覆盖国内外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给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信息网”已实现了物流营运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慧网平台,包括顺丰物流各项核心营运系统、顺丰地图平台、大数据平台、信息安全平台等,贯穿公司运营各个环节,对信息流管理、客户服务、收发派送、仓储管理等均进行降本提效。
此外,因多地封城,陆路运输受限,顺丰“天网”资源在此次疫情保障中也凸显的淋漓尽致。据顺丰速运数据显示,1月24日至3月5日,顺丰航空累计执行驰援航班166架次,运输防疫物资约4225吨。顺丰陆运开行1588车次,累计运输8684吨。顺丰全网(航空、陆运)运往湖北的物资合计已超过1亿件。
为提高配送效率和减少人员接触,顺丰还在疫情期间派出了无人机等创新设备。截至3月15日,顺丰无人机疫情期间共运营32天,飞行超3000架次,飞行里程近13000公里,运送超11吨的物资,其中包括防护服、手套、食品、药品等。
二、快运、供应链等业务增长迅猛 ,龙头优势明显,获全球最大主权基金加仓
2月24日,顺丰发布了2019年全年的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19年顺丰实现营业收入1121.93亿元,同比增长23.37%,其中快运全年营业收入超125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业收入超1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97亿元,同比增长27.24%。 上市三年,顺丰不仅营收收入翻番,还成为国内A股首家营收过千亿的快递公司,处于领先行列。顺丰表示,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其快运和供应链等新业务板块收入高速增长。 2月28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宣布其子公司顺丰快运获得3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投资方为北京信润恒、CCP、鼎晖新嘉、Genuine、Sonics II、君联景铄。此次融资的获得,将会进一步加快顺丰的物流网络建设和科技研发,从而提升顺丰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夯实顺丰的龙头地位。
此外,自顺丰2018年收购了夏晖和DPDHL在中国的供应链业务之后,顺丰的供应链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年全年顺丰供应链业务实现总收入49.19亿元。截止目前,2020年前两月顺丰供应链业务实现总收入6.8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0亿元同比大涨429.38%。
顺丰优异的业绩表现也获得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的增持。日前,全球最大主权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2019年年末的股票持仓曝光。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在近十年时间里,不断提升中国公司股票的持仓,2009年底,持仓市值仅为40亿美元,但到了2019年底,在中国公司股票上的持股市值已高达人民币2450.60亿元。其中顺丰控股是A股唯一一家上榜的快递公司,持仓市值高达8.5亿人民币。 三、国外疫情爆发 顺丰航空及时补位 鄂州机场或成世界级供应链中心
目前,国内疫情已经逐渐得到了控制,而国外疫情正处于爆发高峰期。受防止疫情扩散需要,国内外众多航空公司大面积削减航班数量,面对航空货运运力严重不足,3月1日至3月14日,顺丰速运国际承运来自中国组织、企业及个人发往海外的医疗防疫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手套等累计达108吨,发往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9个国家及地区。另外,顺丰表示,2-4月期间,顺丰将快速布局多达13条国际航线,包括2条包机国际航线。
顺丰鄂州机场作为国内首个航空物流枢纽机场,未来将肩负起重构全球航空物流格局、打造世界供应链中心的历史使命。鄂州机场的投入使用一方面可以优化顺丰的网络结构,降低综合成本,顺丰部分货物可以在鄂州枢纽集货再分拨,构成“轴辐式”网络,取代过去“点对点”的航空直发,航空装载率有望提升。另一方面还有望从新“定义”时效件,顺丰全货机的时刻资源集中在凌晨11点至清晨6点,通过率先入驻鄂州机场,有望获得白天优质时刻,保障时效稳定性(满足生产端需求),更可推出更多定制化产品(例如当日达产品)。 (综编:耘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