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国际资本 | 山西证券:“填坑”概率较低,V型走势可期


仟江水商业电讯(3月26日 北京 国际资本)山西证券今日研报称:疫情对经济短期影响显著。1-2月的“最严物理隔离”使得终端需求、生产等主要经济数据“深跌”。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政策安排下,3月生产端逐步恢复,大型、重点企业和项目恢复速度明显较快,但中小型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恢复速度较慢,一季度经济难有起色几乎可以确定。
  

政策“组合拳”发力,货币政策相对而言受到制约较多。财政政策在此次抗疫过程中表现积极且中期内仍将是政策“主角”,货币政策虽然制约因素较多,但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后仍有明显的发挥空间。


“三驾马车”拉动力减弱,政策对冲可能“托而不举”。


房地产投资方面:房地产调控政策维持高压以及目前的房价水平并不支持房地产销售情况大幅改善,同时房企融资环境的阶段性好转可能使得房企通过加快新开工,加快销售回笼资金的动力减弱。此外,部分中小房企现金流依然紧张,可能使得净停工面积对投资的拖累进一步显现。
  

基建投资方面:在确保精准供给,不搞“大水漫灌”的基建政策总基调下,基建下一步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补齐传统基础设施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但目前新基建占比仍然较低,拉动基建能力有限。同时,基建投资三大资金来源仍然受制,专项债有望成为最大看点。
  

制造业投资方面: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主要受企业盈利情况影响。2019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一直处于负增长态势,2020年企业盈利情况仍不容乐观。2019年,企业处于降价去库存阶段,即在PPI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调整库存水平获得了一定的销售增速回升。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可能继续采取降价去库存策略,但或许并不能带来销量的突破。
  

消费方面:受防控措施更为严格、人们防范意识加强、春节返乡以及商品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新冠”疫情对消费的冲击大于“非典”时期。随着疫情结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部分商品类消费可能明显回补,但服务类消费回补的幅度较小,叠加消费周期整体处于下降通道,后续能否回暖仍需看政策的推进力度。
  

外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衰退风险增加,海外疫情可能对中国商品贸易差额进一步产生负面影响。2019年,我国对确诊人数前20位的海外国家(截止2020年3月23日)出口金额占比为46.90%,进口金额占比为46.89%。目前,多国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升级,全球产业链运转按下“慢进键”将导致我国制造业相关进出口行业受到明显冲击。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