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产业调查 | 国际粮食减产预期升温


仟江水商业电讯(4月1日 北京 产业调查)我国粮食连年丰产,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总供给有保障大豆进口来源也有保障。国际减产预期升温,以上是光大证券近日研报的观点,具体内容如下:


粮食连年丰产,总供给有保障


我国粮食连年丰产,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19 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总产量 66384 万吨,同比增加 594 万吨, 增长 0.9%。三大主粮中92.4%是谷物,薯类占比4.3%,豆类3.2%。人均占有粮食从 1977 年的 297.7 公斤上升到 2019 年的 474 公 斤,增加了 59%,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 400 公斤)。

 

2019 年我国粮食进口量 1.1 亿吨,同比下降 3.6%。从品种来看,我国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为主。主粮稻谷、小麦进口量仅为百万吨级别,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 1-2%左右,基本已实现完全自给,且已阶段性过剩。

 

当前我国拥有超过1.5亿的粮食储备,小麦、稻谷等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我国针对各种突发公众事件、自然灾害等,建立起了相应的应急保障机制。大中城市还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应急储备。

大豆进口来源有保障


我国对大豆年需求量巨大,每年需求量超过1亿吨。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83%依赖进口。其中巴西占75%,美国占19%。但国外主产国主动限制大豆出口可能性低。1)大豆并非主粮。2)大豆出口国主要为美国、巴西,其大豆总产量中超过50%用于出口,若暂停大豆出口贸易对经济有重大影响。3)增加农产品进口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关键内容之一,而大豆是其中主要品种。


国际减产预期升温,关注疫情发展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同时2019 年持续高温、澳大利亚山火、 非洲蝗灾等多因素叠加,全球粮食减产预期上升。近期部分国家出台了限制农产品出口政策。越南首先宣布禁止出口大米并储备稻米,随后哈萨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也相继减少或禁止了部分农产品出口。粮食主产国尚未采取明确行动。


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4、5月为关键时点。一方面,当前为北半球春季播种关键时节,疫情或将引起劳动力紧缺;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交通、货运效率降低,生产物资将受影响。同时4-6月天气是影响非洲蝗灾是否能进一步繁殖的关键。若多重因素共同催化,届时会对全球粮食供给形成威胁。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