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国际资本 | 美国和瑞士成为影响我国中间品供给的核心国家


仟江水商业电讯(4月12日 北京 国际资本)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70万,封锁隔离成为各国控制疫情的主要手段。 海外疫情演化对国内供应链冲击的微观案例层出不穷,方正证券今日研报提出海外疫情对中国供应链冲击的5大特征,具体内容如下: 


特征一:海外疫情对国内供应链的冲击力度弱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全球疫情扩散下的封锁和隔离,必然导致对各国供应链形成冲击,主要在于中间品跨国供给的受阻。从中间品跨国供给的集中度来看,中国2018年中间品供给的前3和前5个国家/地区占比分别为28.2%和36.5%,相较于美、英、日、德等主要经济体而言,中间品供给的集中度偏低。这就意味着在全球疫情演化的“不同步”特征下,中国供应链受冲击力度弱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特征二:美国疫情是影响中国供应链受阻的关键。2018年,中国中间品来源的前5个国家分别为韩国、日本、美国、瑞士和德国,这些国家疫情扩散即所需隔离时间成为影响中国产业链的关键。该机构此前根据各国医疗承受水平量化测算的各国“拉平感染曲线”所需隔离时间来看,美国和瑞士由于医疗承受水平偏低,所需隔离时间达到3-4个月,成为影响我国中间品供给的核心国家。

特征三: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交通运输设备,造纸和印刷产业链是受海外疫情冲击的主要行业。从两个维度量化各个行业在海外疫情中产业链受冲击的程度,一是各个行业中海外增加值的占比高低(占比越高受影响程度越大);二是海外增加值的集中程度(集中程度越高受影响程度越大),可以看出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交通运输设备,造纸和印刷产业链供给容易受到海外疫情的影响。

特征四:海外疫情由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扩散的特征,决定了对我国产业链的冲击呈现先高端后中低端的特征。因为电子、交运等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更主要与发达经济体关联,而焦炭和石油制品、木制品、纺服等中低端产业链则与新兴经济体连接紧密。

特征五:交运设备、电子、造纸和印刷产业链受美国疫情冲击显著。前面提到,在中国的中间品供给中,前5大国家所需隔离时间最长的是美国,因此该机构测算了各行业来自美国增加值的占比,交运设备(除机动车辆、拖车和半拖车外)、电子、造纸和印刷产业是受美国疫情冲击最为显著的三个行业。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