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江水商业电讯(4月12日 北京 社会民生)疫情的“震中”很可能逐渐转向新兴经济体。在重视疫情防控之后,近期一些欧洲国家新增病例有拐头向下的迹象,美国新增病例增长速度似乎有放缓的迹象。然而,从此前新兴经济体确诊病例来看,似乎要比发达经济体少很多,但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经济体检测能力欠缺,随着检测力度的加大,未来确诊数据很可能会大幅上升,最近半个月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新增确诊病例在快速攀升。而新兴经济体医疗条件普遍较差,加上人口密度大,救治能力有限,对疫情防控造成很大挑战。
最近几年新兴市场风波不断,经济体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是脆弱的根源。2018年美联储加息4次,美债收益率飙升,美元指数上涨,从而引发土耳其、阿根廷、巴西等新兴市场货币危机。2019年欧美日三大央行纷纷转向宽松并引领全球降息潮,但阿根廷、土耳其都出现了股债汇三杀。虽然问题的诱因不同,但脆弱的根源都是新兴市场长期存在高外债、高通胀、高赤字、贸易逆差严重、经济结构单一、政局不稳以及地缘政治风险较大等结构性问题。新时代证券今日研报观点认为:
这次疫情有可能成为新的导火索引发新兴市场风险:
首先,疫情对新兴市场经济杀伤力大,财政、贸易双赤字制约政策调控空间。疫情会导致经济处于半停摆状态,这对依赖原材料出口、旅游业收入的新兴市场的经济杀伤力更大。同时,大部分新兴市场存在的财政、贸易双赤字问题会制约政策调控空间,这就导致,即便疫情过去了,这些国家的经济重建也变得相对困难。
其次,新兴市场债务风险上升。新兴市场外债占比高,阿根廷、土耳其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比重均超过100%,而新兴市场外汇储备不足,疫情将进一步恶化经常账户,导致偿债能力变弱。同时,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急剧上升,美国无限量印钞,美元指数仍然坚挺,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加剧。新兴市场货币加速贬值,印度卢比、阿根廷比索等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创历史新低,本币贬值导致新兴市场偿还外债的成本上升。偿债能力减弱与成本提升加剧了新兴市场债务违约风险,新兴市场信用违约掉期指数飙升。
最后,新兴市场出现难民潮的风险在提升。新兴市场医疗条件有限,疫情防控能力相对较差,新兴市场疫情长尾效应可能会更明显。雪上加霜的是,部分产粮国开始限制粮食出口,蝗灾在全球肆虐也将引发粮食产量锐减。疫情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减少,居民囤积粮食的动机提升,供需缺口加大,粮食价格存在上涨压力。联合国粮农组织在3月31日呼吁全世界立即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防止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粮食危机,导致粮食供应中断或粮价过高。若出现粮食危机,则要对生活本就困难的人实施长时间隔离措施就更加困难了,新兴市场抵抗疫情的能力将大幅降低,这就导致新兴市场出现难民潮的风险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