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经济大势 | 洪涝灾害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仟江水商业电讯(7月21日 北京 社会民生)1997年以来的五轮洪灾中,近两轮洪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GDP比重在0.5%左右,洪灾对总量冲击相对有限。历次洪灾冲击,不会改变通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趋势,但短期均对通胀、基建投资带来了扰动。本轮洪灾进展至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降雨量较往年明显偏多,且空间分布不均;二是主要水站水位超警、超保、超历史数量均创新高;三是由于退田还湖政策见效、水利基础设施兴建和防汛工作经验提高等因素影响,受灾面积、受灾人数、经济损失均较以往有所下降。


根据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以及中国天气网的最新预计(7月20日),长江中下游最危险时期或已过去,但汛情远未结束。未来洪灾风险有所转移,是否发生全流域汛情主要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主雨带东段北抬可能造成的黄河、海河和东北汛情,二是警惕8月份雨带可能回撤造成长江流域二次汛情。


本轮汛情发生的特殊背景是在疫情冲击之后,投资处于快速修复阶段,洪灾影响将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


一、产业链角度:食品饮料链条中更多相关行业集中于农产品、畜牧产品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短期相关产品或由于供给问题带来价格提升,非洪灾地区以及龙头企业优势有望短期提升。建筑链条中,从行业传导来看,上游核心包含木材及木材加工、金属与非金属制品、黑色冶炼等短期受到抑制;


二、投资角度:本轮洪灾对投资或造成短期扰动,但不改变投资加速修复趋势。在中性情形下,假设主雨带北抬后给华北、东北地区带来较严重汛情,则洪灾在8月份才能得到控制,对基建投资的冲击集中在7、8月份,9月份回补,则三季度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减少0.5个百分点;


三、通胀角度:洪灾不会在年内引发通胀风险。短期汛情致使蔬菜、猪肉齐上涨,助推食品价格短期冲高,中性假设下,CPI在8月冲高至2.8%,后续将持续下行。PPI受制于短期建筑活动走弱影响,回升动能趋缓,四季度将加速回升。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