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文化范儿 | “牛肉”船长拜师记


仟江水商业电讯(北京  文化范儿)今日发布张涛先生新书《舌尖上的航海》中的文章《“牛肉”船长拜师记》。推荐阅读。


人们说,水手沈鹏为中国饮食文化争了脸,这话不假!


“鹦鹉”号是艘意大利远洋货船,“鹦鹉”号船长罗杰斯,人称“牛肉”船长。


中国水手沈鹏被外派到这艘多国船员混搭的船上当天,就被唤到“牛肉”船长房间,生辰八字被问个底朝天。最后船长记下了他的生日。


沈鹏上船前就对“牛肉”船长略知一二:船艺精湛,待人热情……但是他却不知道人们为何称他“牛肉”船长。


沈鹏来自中国的“拉面之乡”——兰州,做一手地道的兰州拉面。兰州拉面的主料是牛肉,所以,沈鹏对牛肉情有独钟。


“难道船长喜欢牛肉?”沈鹏想解开“牛肉”船长这个绰号的谜团。


功夫不怕有心人,机会终于等来了。


“鹦鹉”号驶出苏伊士运河,来到意大利的米兰港的这天,正巧是沈鹏的生日。


船上餐厅里,大厨准备了生日蛋糕,在烛光和“祝你生日快乐”的乐声中,大厨端出一碗热腾腾的炖牛肉。


沈鹏望着香味扑鼻的炖牛肉直愣神:“专门为我做的?”


大厨笑着点了点头:“这是船长亲自为你做的!”


这是“鹦鹉”号船上的传统:每逢船员生日,船长都会亲自下厨,烧一道炖牛肉,船长说这道菜与航海有关,是航海人发明的菜!


因此,人们亲切地称罗杰斯船长为“牛肉”船长。但是,问起炖牛肉与航海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炖牛肉是航海人发明的菜,人们都摇着头:“不知道,船长从未透露过。”


沈鹏是位业余的航海科普协会的会员,利用环球航海的机会,搜集和撰写了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趣闻轶事。他想弄明白“牛肉”船长这道“炖牛肉”的奥秘。


沈鹏听说“牛肉”船长特别喜欢面食,尤其喜欢各式各样的面条。沈鹏在意大利美食节当天,精心做了碗兰州拉面送到船长室。


“牛肉”船长吃完这碗特殊风味的面条,竖起大拇指,连声叫好:“好!这是你们中国的美食!”


沈鹏频频点头:“这是我家乡的兰州拉面。”


吃完拉面后,身为远近闻名的海上美食家的“牛肉”船长想进一步了解兰州拉面的做法和来龙去脉,他还想拜沈鹏为师呢!


沈鹏没有辜负“牛肉”船长的期望,回到舱室,连夜将兰州拉面的来历和做法,一五一十地写了出来。


拉面又叫甩面、抻面,是中国北方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传统面食。传说拉面因山东福山抻面而驰名,有拉面起源自福山抻面一说。后来拉面逐渐演化成各种口味的著名美食:如兰州拉面,山西拉面,河南拉面等,可以蒸、煮、烙、炸、炒,不同的做法有不同风味。


拉面的技术性很强,必须要掌握正确要领。和面要防止脱水,抻条必须均匀,出条要圆滚,下锅要撒开,防止蹲锅疙瘩。根据口味和喜好,还可以制成空心拉面、夹馅拉面、毛细拉面、扁条拉面、水条拉面等不同形状和品种。


接着,沈鹏将拉面的和面、抻面、煮面等工艺逐一做给“牛肉”船长看。


“牛肉”船长十分高兴,用生硬的汉语连称沈鹏“师父”,并亲手做了道“海上牛肉”浇盖在拉面上,摆在沈鹏面前,笑着说:“按中国拜师的规矩,这就算见面礼吧!”


沈鹏紧紧握住“牛肉”船长的手:“这道菜就叫‘中意友好面’吧!”说完沈鹏乘机问起船长“海上牛肉”的来历。


兴致勃勃的“牛肉”船长讲起了“海上牛肉”的神奇来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巡洋舰经常游弋在大西洋海域,屡建奇功。享有“海上尖刀”的盛誉。


一年,圣诞节前夜,意大利巡洋舰“海豹”号由于在海上游弋多日,食品材料几乎消耗殆尽。这时,炊事兵意外地发现冷藏柜里还有一大块牛肉。


欣喜若狂的炊事兵,立马按传统的烹调方式把牛肉放进锅里加热,然而这时他方才发现,厨房的淡水已耗光。炊事兵望着锅里爆响冒烟的牛肉不知所措,慌忙中,他把身边一小桶啤酒倒进锅中救急。不料,啤酒烹调出的牛肉不仅色泽鲜艳,而且肉嫩而滑、汤鲜且稠,水兵们赞不绝口!


后来,这道产生在大西洋的“海上牛肉”很快风靡世界,不仅在各地的大餐馆有一席之地,还显赫地登上多国国宴的餐桌。


“牛肉”船长的祖父曾是“海豹”号上的水兵,所以“牛肉”船长对这道“海上牛肉”情有独钟。


沈鹏望着眼前这碗“中意友好面”,紧握住“牛肉”船长的手,说:“没想到‘海上牛肉’来历这么神奇有趣!”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