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产业调查 | 借鉴韩国建设新农村


         仟江水商业电讯(8月21日 北京 产业调查)“改革开放后到1998年之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一直是高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但此后的差距是越来越大。”

  “今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1:3.3。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话,到2020年,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达到1:4.0。”中央政策研究室郑新立副主任说,“过去,我们认为,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过程中,城乡发展差距拉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到韩国一看不是这样,那里并不存在这样的必然。”

  据郑新立透露,在40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韩国城乡经济是同步发展的,城乡居民收入也是同步提高的。2004年,韩国人均GDP为1万4千美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1:0.94;在过去40年中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1比0.8到0.9。

  “韩国的办法是什么呢?”郑新立说,“上世纪70年代初,韩国政府开始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基础建设上,他们拿出政府财政支出的1%来为农村买水泥、钢筋等,支持农民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更重视调动农村的积极性,他们的口号就是‘勤俭、自助、合作’。未来五年,中国也要加大政府财政在农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学校、托儿所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

  据介绍,韩国在建设农村经济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个很好的鞭策机制那就是“奖勤罚懒”。比如说,当第一年,政府把水泥发给农民了,然后政府就会派人去调查,看谁搞得好,搞得好的第二年再加发50%的物品,搞得不好的就不发了。

  韩国农村建设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就是“民主决策”。比如,韩国农村建设项目的最终确定是有一个民主选择过程的。政府先因地制宜地为某一个地区设计出20个左右的建设项目供农民选择,农民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项目,然后上报。正是这种符合实际需求的建设对韩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作者裴少铭,摘自《环球》2005年第4期)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