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
经济大势 | 美国通胀何时扭转? 仟江水商业电讯(10月14日 北京 社会民生)最新公布的9月美国通胀数据再超预期,尤其是核心通胀韧性凸显,与8月一样,再次大幅减弱了市场对美国通胀下行的偏乐观预期:CPI同比8.2%,预期8.1%,前值8.3%;核心CPI同比6.6%,预期6.5%,前值6.3%。
核心通胀涨价压力不减,美国金融市场再度承压。有基于此,华创证券分析认为,在通胀高位、通胀变宽的时期,通胀读数被错估的概率越大,市场进入了“容易犯错”的时段,资产价格波动会更为剧烈;长端美债利率大概率会继续先反应政策收紧和高通胀而上行,基于衰退预期过早押注其走向的风险性极大。
环比来看,汽油价格跌幅收窄,对CPI拖累有所减弱,更重要的是,租金、医疗服务和运输服务价格涨幅扩大,由劳动力市场紧张带来的服务价格涨价压力不减,核心通胀韧性持续凸显。
华创证券认为,受国际油价调整影响,汽油价格下跌4.8%,跌幅收窄5.6个百分点,拖累CPI约0.21个百分点;10月前两周美国汽油零售价较9月均价小幅上涨2.7%,结束三个月连降趋势,若10月涨幅延续,预计汽油价格将再次对CPI形成上拉压力。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涨幅均从0.5%回落至0%,耐用品中的汽车价格(-0.2%,前值0.4%)和非耐用品中的服装价格(-0.3%,前值0.2%)是主要拖累项。租金再度加速上涨,9月上涨0.8%,前值为0.7%,影响CPI上涨0.25个百分点。租金的粘性,一方面受前期房价上涨影响,另一方面则受劳动力市场紧张影响。非周期性服务中的医疗保健服务(1%,前值0.8%)和公用事业价格(0.7%,前值0.6%)涨幅有所扩大;周期性服务中的运输服务(1.9%,前值0.5%)价格涨幅明显扩大,娱乐服务(0.2%,前值0%)价格小幅上涨。
华创证券认为美国通胀动态决定了美联储加息路径和终点,加息进程决定了全球流动性,流动性松紧决定了全球市场风格和估值偏好,同时也影响内部宽松节奏。关于美国通胀的“胜利曙光”,该机构建议从四个指标进行跟踪:衡量劳动力市场松紧的指标——V/U、最直观的通胀压力指标——通胀读数、反映价格普涨压力的指标——通胀宽度、体现中长期通胀预期的指标——SPF 5年和10年PCE通胀预期。目前而言,似乎只看到V/U比率有所回落,但其余三个,包括整体通胀读数、通胀宽度、通胀预期还尚未有明显缓解迹象。乐观预计,美国通胀问题至少要到明年1季度才能看到“胜利曙光”。
首先,V/U(衡量劳动力市场松紧)虽较峰值下降但仍是70年来高位。
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是美国通胀韧性的主要因素。近两年来,更多的研究使用职位空缺率(V)与失业率(U)之比(V/U)来衡量劳动力市场松弛度。截止8月最新数据,V/U读数为1.68,较今年3-4月2的峰值有所回落,但仍是70年以来最高值。按照三个季度的影响时滞,即便后续V/U继续下行,美国通胀的偏快回落也要明年一季度才能看到。
其次,通胀读数(最直观的通胀压力指标)缓慢回落,核心通胀压力突显。
CPI和核心CPI是最直观的通胀压力指标,往后看,年内美国CPI通胀依然会延续缓慢回落态势。一是,鉴于依旧强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薪资上涨背景,短期内核心通胀涨价难以放缓。二是,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俄乌冲突复发,四季度能源价格有反弹风险。三是,通胀宽度仍未见收窄,通胀预期仍在上行涨价扩散的压力仍然存在。即便是乐观估计,即假设核心通胀环比在明年1季度就回到0.2%的水平,CPI通胀和核心CPI通胀读数也要在明年1季度才能看到快速回落(年内大概率会维持在7.5%以上),但明年全年可能也难以回到2%的政策水平。
第三,通胀宽度反映价格普涨压力,尚未收窄。
读数高只是通胀严峻形势的一面(通胀高度),另一面是涨价范围扩大(通胀宽度)。以“同比涨幅超过2%(央行通胀目标)的CPI或核心CPI项目的比例”衡量通胀宽度,通胀越高、越宽,通胀超预期的概率越大,就1970-1980年代经验看,仅通胀读数回落但通胀宽度不见收窄,能够抵消部分美联储反通胀的政策努力。目前,美国通胀宽度依然维持在90%左右,接近1980年代初和1990年代初的水平。为避免涨价压力的持续扩散与通胀预期的持续升温,通胀宽度至少应该回到正常经济过热时的50%-60%区间(2003-06年)。
最后,SPF 5y&10y PCE(体现中长期通胀预期),仍在继续升温。
通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胀预期,锚定的通胀预期是实现价格稳定的必要条件。从政策意义上讲,中长期通胀预期的变动也是美联储官员反复提及会“仔细地监测”的指标。因调查对象的专业性强,费城联储的SPF 5y&10y PCE通胀预期最为出名,其对美国通胀有较好的1个季度左右的领先关系。最新8月数据显示,SPF未来5年PCE通胀预期继续上行,今年Q1-Q3依次为2.48%、2.94%、2.97%;SPF未来10年PCE通胀预期也在上升,今年Q1-Q3依次为2.25%、2.46%、2.48%,两者均为2007年有记录以来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