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
经济大势 | 我国经济基本面呈现恢复态势 仟江水商业电讯(10月27日 北京 社会民生)经济基本面呈现恢复态势,GDP增速略高于市场预期。三季度GDP不变价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略高于市场预期(3.68%)。
从生产法角度,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最强,第三产业经济逐步恢复。第一产业增加值25642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53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60432亿元,同比增长3.2%。
第一产业保持总体平稳,猪肉价格等因素影响生产者价格上涨。农林牧渔业GDP同比增长3.6%。第一产业GDP平减指数为7.7%,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上涨8.2%,主要是生猪生产者价格同比增长36.1%,带动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水平上涨14.2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称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采取引导正常出栏、储备调节、市场监管等多种措施,增加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切实保障价格平稳运行,预计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
第二产业对同比增速拉动作用最强,工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表现亮眼,基建推动建筑业高速增长。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拉动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4%,产量同比增长31.4%,对当季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较大。建筑业同比增速由二季度3.6%提升至7.8%,受基建推动建筑业保持高速增长。
第三产业经济逐步恢复,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由降转升,当季分别同比增长1.6%、2.6%、2.8%和5.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7.9%和5.5%,增速分别较上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和下降0.4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下降趋势逐步放缓,同比下降4.2%,降幅较上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
从支出法角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绝对贡献率最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去年同期提升最多。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4%,较去年同期(78.8%)下降26.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0.2%,较去年同期(-0.6%)大幅增长20.8%,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4%,较去年同期(21.7%)上升5.7%,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汽车销售对当季社零贡献较大、餐饮行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较二季度(-4.6%)大幅改善。其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从-3.3%增长到3.7%。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从-15.6%增长到1.5%,从月度变动来看,8月大幅增长至8.4%,但9月再次下降至-1.7%,餐饮行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同比增速从-4.2%增长到1.9%。汽车当季销量约741万辆,同比增长29.4%,对当季社零贡献较大。
高技术产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投资降速或将逐步收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7%,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1%,高技术产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0.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3.4%,高技术服务业累计同比增长13.4%。基建投资(含电力)增速较快,累计同比增长11.2%,累计同比增速从6月起保持连续4月增长。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2.1%,降速较上月收窄1.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降速或将逐步收窄。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关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过程中的结构性机会。7、8、9月人民币进口贸易同比增速分别为7.2%、4.6%和5.2%,出口贸易同比增速分别为23.8%、11.8%和10.7%。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预计出口增速将面临一定压力。但汽车等行业出口增速较高(7、8、9月汽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7%、65%、73.9%),说明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过程中具有一些结构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