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总编文章 | ​克虏伯家族:战争机器的帝国兴衰(2013年)

 

克虏伯曾经是欧洲最响亮的姓氏,克虏伯家族曾经是欧洲最富有的家族,克虏伯大炮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武器之一。而如今,克虏伯仅仅是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的二分之一个“名字”,它在为历史付出代价。


同样都是二战战败国,日本近期对于战争罪孽的认识越来越敷衍塞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政府和经济界对于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在痛定思痛之后,却反省得感人肺腑。

这是为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德国家族资本被彻底裂解改造且至今被严密监管着——这在克虏伯家族身上可见一斑。

 

克虏伯已似“泥足巨人”?


德国《焦点》杂志日前报道称,蒂森·克虏伯集团准备抛售旗下汽车业务。


蒂森·克虏伯目前是德国第五大工业公司,属于德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产品范围涉及钢铁、汽车技术、机器制造、工程设计、电梯及贸易等领域。其中,汽车业务是蒂森·克虏伯的核心业务之一,在全球共有131个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拥有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福特、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保时捷等大量优质客户.据德国《焦点》杂志透露,蒂森·克虏伯出售汽车业务的主要原因是其陷入数十亿欧元的债务泥潭。


2013财年克虏伯集团税后净亏损近3亿欧元。为此,蒂森·克虏伯将在2014财年削减5亿美元成本。这一决定正在导致该公司职能部门的削减和工作岗位的减少。不但如此,蒂森·克虏伯公司还在近期关闭了其在西班牙的Galmed镀锌钢厂,以及在意大利的50%的特种电弧炉。

 

霸业曾傲视全球


尽管今天的克虏伯晚景令人唏嘘,但是当年这家公司在全球确实不可一世:是这个家族支持俾斯麦在19世纪中期取得了普奥战争的辉煌战果,正是借此一战,德意志把奥地利踢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此后,克虏伯家族又支持俾斯麦取得了普法战争的胜利,打破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欧洲神话.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克虏伯家族,德意志第二帝国才能在地球上出现。


但是,月满则亏,随着野心的不断膨胀,在克虏伯家族的鼓舞下,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战争的军火装备全部来自克虏伯家族。


不但如此,19世纪中后期,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人在境外采购洋枪洋炮,也是同克虏伯家族定点合办的。今天我们仍然在纪念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使用的军火器械,就是由克虏伯家族提供的。晚清政府覆灭后,无论孙中山还是蒋介石,武装国民党军队所用的军械,也大多来自克虏伯。克虏伯炮正是200多年以来,地球历史上令人类胆战心惊时间最长的凶器。

 

二战中的克虏伯家族


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正是因为有了克虏伯家族的支持,才得以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正因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克虏伯家族遭受了“奇耻大辱”:德皇告别埃森,协约国拆毁了克虏伯的工厂,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父亲被列为战犯。


等德国魏玛共和国成立后,大量工人起义攻占了埃森,而法国人又占领了鲁尔区,年轻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遭受了巨大的精神侮辱。正是这种屈辱,让他日后死心塌地效忠于希特勒。一战后,克虏伯家族将市场重点转向东欧及俄罗斯。他们设立了新公司,建立新工厂,不断买进新煤矿、锌铁矿,产品也主要销往苏联。在德国参谋部的要求下,克虏伯家族秘密参加了德国的重新武装,1926年制造出第一批装甲车,1928年后再度生产出了大炮。


1930年,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加入德国纳粹党,第二年成为党卫军成员。他把希特勒看作雪洗1918年耻辱、复兴德国的主要人物。


借助希特勒的势力,克虏伯家族在一战后以空前的速度壮大起来。到1943 年,克虏伯雇员已达20万人,为德国军队制造了大量的大炮、装甲车、坦克、潜艇以及各种轻武器。

 

美英资本:且疑且珍惜


二战结束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于1948年被判处12年监禁,工厂则交由英军接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为了利用克虏伯制造武器的天才灵感,一年后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出人意料被释放。获得自由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四处奔走,为恢复家产做努力。


很快,他找到了永久影响克虏伯家族的人贝托尔·拜茨,该人在两年后被指认为克虏伯企业的全权总经理.与全权总经理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个已经被设计好的产业结构和股权方案——克虏伯企业所有重工业、矿山和钢铁生产企业都被以2.5亿法郎的补贴转让出售出去,只保留造船、卡车制造和机车制造企业的股权。同时,大量由英美资本控制的银行财团出现在克虏伯股权企业的董事会上。

尽管如此,借助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印战争,20 世纪50 年代至60年代,克虏伯家族企业再次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成套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塑料、水处理、炼油和核反应堆。


但是,在股权结构受控制、经营决策被控制的情况下,快速扩展的克虏伯集团竟然外债缠身。到了1960 年代中期,克虏伯集团共欠下263家银行共计10亿美元的债务,这使它陷入了无力偿债的境地。

 

克虏伯族人沦落冷宫


尽管英美金融资本集团以非常巧妙的股权结构裂解了老克虏伯公司,但是克虏伯企业的超速发展还是让人深感不安。终于,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欧美资本集团为克虏伯家族安排了另一种发展模式——家族基金。


1967 年,克虏伯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几年之后,克虏伯集团终于历史性地消失了。1967年11月24日,阿尔弗雷德工业资本变成了基金会——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冯伯伦和哈尔巴赫基金.克虏伯家族占股74.99%,另外25.01%由第二股东伊朗获得。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与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摩根家族基金、梅隆家族基金不同,克虏伯家族基金的建立并非克虏伯家族的意志,其族人到底能从这个基金获益多少也难以评测——有证据显示,克虏伯族人在出版的著作中,对克虏伯家族基金及其相关公司的股权结构颇有不满,却无奈被排除在董事会决策层和经营权之外。


据称,早在1966年9月23日,阿尔弗雷德·克虏伯便立下遗嘱,声称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冯伯伦和哈尔巴赫基金为其所有遗产的唯一合法继承者,以便于保持公司统一,该遗嘱还进行了公证.1968年1月2日,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冯伯伦和哈尔巴赫基金出资5亿马克,仅占公司自有资金的14%,真正的控制人是一批欧美银行资本集团。


1999年3月,为了增加德国钢铁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经过长时间和困难的谈判,克虏伯公司和鲁尔区的另一个大钢铁公司蒂森钢铁公司合并了,这被德国新闻界称之为“大象的婚姻”。合并后,蒂森·克虏伯集团一举成为德国工业巨头,旗下有670个子公司,销售额达380亿欧元,为世界财富500 强,但已经难复昔日荣光。

 

TIPS:

克虏伯家族

克虏伯(Krupp)曾经是欧洲最响亮的姓氏,克虏伯家族曾经是欧洲最富有的家族,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军火企业。19 到20世纪,德国克虏伯公司以生产铸钢产品发家,之后进入军火生产领域,成为德意志论文范文的武器库。在二战以前,克虏伯兵工厂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军火生产商之一,产品几乎涵盖了各种武器门类,包括克虏伯大炮、潜艇、虎式坦克等经典武器。但二战后,克虏伯家族遭受重创,放弃武器生产,回归钢铁与机械制造。

 


(本文作者裴少铭  2013年发表于《华夏理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