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产业调查 | 电子行业:在春寒料峭中枕戈待旦

 

仟江水商业电讯(12月6日 北京 产业调查)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跌,23年关注安卓销量复苏及苹果份额提升。受疫情、通胀等冲击,22年前三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同比下降8.8%至9.05亿部,市场普遍担心智能机会复制PC出货量峰值后逐渐衰减的路径。对此,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有别于移动互联时代PC需求被智能机替代,AIoT时代用户对手机的依赖仍在加深,其消费属性仍在强化。2022年全球智能机保有量44.7亿部,以最新44.8个月的换机周期测算得2022年全球智能机出货为12亿部左右,2023年行业有望恢复性增长,2027年将恢复至14.8亿部(CAGR 4.4%)。

 

消费电子产业链一方面关注安卓销量复苏,推荐闻泰科技、传音控股、顺络电子、卓胜微、艾为电子等;同时关注受益于iPhone出货量逆势增长的果链,推荐东山精密、立讯精密、环旭电子、鹏鼎控股、福立旺等。

 

AIoT时代折叠屏、VR、智能交互显示等创新产品“百花齐放”。折叠屏开启了终端形态创新新纪元,一方面作为手机及平板的功能集合体拓展了大尺寸显示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逐步成为安卓阵营推动品牌高端化进程的差异化竞争抓手,DSCC预计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从21年的793万部增长至26年的5454万部(CAGR: 47%),产业链推荐福蓉科技、精研科技。乘“元宇宙”东风,叠加国内《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政策催化,我们看好VR软硬件生态加速成熟,推荐创维数字、三利谱、歌尔股份等。AIoT时代显示无处不在,智能交互平板助力教育、会议、健身、化妆等众多生活场景实现数字化,产业链推荐康冠科技、视源股份、京东方A等。

 

新能源电子步入发展新征程,电子化、智能化是能源革命的底色。能源革命背景下,人类社会的能源利用方式正进行电气化改造,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突出,配套新能源创新及成长的电子产业链在行业中具备更强的β属性,23年我们看好作为电能转换载体的功率半导体环节中的本土企业快速实现份额提升和产品高端化;看好作为ADAS进阶关键传感器的激光雷达加速上车;看好助力汽车“一芯多屏”发展的座舱域SoC芯片以及作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底座的PCB、薄膜电容、AMB衬板等环节。

 

半导体周期23年触底,看好平台型企业持续拓展能力圈以兑现长期成长。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自3Q21下行,WSTS预计22/23年全球半导体将同比增长4.4%/-4.1%,增速明显下修。参考费城半导体历史走势,在下游创新及成长能见度较低之际,抢跑行情持续性弱,对下游需求改善信号的跟踪尤为重要,届时国产替代前景下的估值修复有望领先财务数据反转。我们认为本轮半导体周期有望在2Q23-3Q23触底,其中设计企业将率先复苏,经过近些年国产化的积累,本土各细分龙头已初具规模,我们看好平台型企业持续拓展能力圈,增加可达市场带来的长期投资机遇。

 

春江水暖,被动件及面板引领行业周期、景气率先筑底。被动元件:MLCC价格从2H21开始持续下跌,TrendForce预计4Q2201005、0201、0402型号MLCC价格将分别环比下降3.8%、4.9%、2.8%,预计1Q23价格止跌企稳。被动元件景气度仍处于筑底过程中,推荐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包括江海股份、顺络电子、洁美科技、三环集团、风华高科等。

 

面板行业,11月LCD电视面板价格延续环比上涨趋势,Omdia预计12月价格将环比持平;3Q22主流尺寸的TV面板价格低于现金成本20%左右,面板价格下跌空间不大。在面板厂积极减产和扭转价格策略的推动下,面板行业逐渐走出失序竞争的状态,我们预期面板厂将更坚决地执行控产量、稳价格的运营策略,建议对LCD面板供需格局的变化保持关注。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