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
经济大势 | 西南证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未来如何续写新篇章?仟江水商业电讯(12月30日 北京 社会民生)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专项行动快速推进。三年行动是1+N政策体系的具体施工图,聚焦八方面重点任务,提出五大目标要求。2022年是国改三年收官之年。西南证券近日发布研报,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出评估。报告认为,通过三年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稳步上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健全,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但是报告也对国企发展问题提出建议。 报告认为,国企发展仍面临四大不足。尽管一系列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仍面临着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其一,混改对“改机制”的推动尚有不足,部分混合所有制企业存在着“只混不改”、“重混轻改”的现象,内部治理机制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其二,产业结构上有待进一步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国有资产正从不具备竞争优势、产能过剩的领域逐步退出,但在机械、电子等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其三,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仍有待优化,国有企业融资规模明显高于民营企业,但国企的债务融资比重明显高于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仍有待提升,地方国有企业融资的内生性也需进一步提升;其四,内外部监管机制尚有完善空间,外部监督仍有不足之处,比如监管对象不全面、仍有政企不分现象、政府审计质量有待提升等,内部控制管理的机制也尚待完善。 报告认为,国企未来发展的五大方向。一是,通过并购重组、混改等方式,向战略新兴领域优化布局,国资委提出将通过专业化整合,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钢铁、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二是,重点向“改机制”转变,主要包括股权结构优化、管控模式改革、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五个维度;三是,科技创新锻长板补短板,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主要是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材料、大飞机、发动机、信息、生物、能源、材料、人工智能、空天技术、装备制造、电力装备、通信设备、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科改示范企业”将尽快形成改革的标杆;四是,加快金融领域的国改,优化国有金融资本战略布局,包括推进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快推广“金控模式”等;五是,“管资本”监管新模式深入推进,“两类公司”将从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等多方面出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并聚焦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拔高提出,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应跳好双人舞。资本市场对国企改革深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国有资产证券化、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条路径助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国有企业估值水平有望逐步向合理水平回归,也将对整个资本市场提振信心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估值可以通过专业化整合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引入“三高”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市场沟通等途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