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
经济大势 | 东方证券:重大项目密集开工释放何种信号?
仟江水商业电讯(2月8日 北京 社会民生)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或“开年第一会”表明重大项目和基建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各省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已在进行中,时点上与去年相近,早于往年。东方证券梳理了各地年初集中开工的情况,以观察稳增长政策的节奏以及强度。
据东方证券透露,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时间较早。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大部分省份一季度集中开工都在2月下旬到3月,2022年多数省份提前了1-2个月,部分省份2023年时点和2022年较为相近,如安徽、四川、福建厦门等都在2023年1月上旬开展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江苏、广东等则是选择年后开展活动(1月27-28日)。
东方证券提出,与2022年相比,安徽2023Q1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增长高达54%,总投资额增长88%;广东两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8%,而全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增长11.1%,去年为12.5%,维持在较高增速;江苏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确定了220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66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76亿元(增长1.3%),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另有储备项目45个,比上一年增加18个,后续有望发力;而福建2022年GDP预计增速与目标差距较小,仅为1.3个百分点(多数在2-3.5个百分点),稳增长诉求可能相对偏弱,厦门市2023年Q1项目的计划投资额缩减14%左右,拖累主要源于基建项目,2023年Q1厦门市新开工的92个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年计划投资额分别较2022年增长63%、233%,但基础设施项目年计划投资额缩减了75%左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2023年浙江省第一批安排省重大项目年计划投资额涨幅超过8倍,可能和口径不同有关,但Q1项目的年计划投资额最高可达到全年计划的83%左右,说明浙江年初稳增长的诉求较强,领域主要涉及地铁、铁路、核电、水库扩容、新材料产业园、医疗设施等项目。
东方证券研究认为,从资金投资方向来看,部分地区重大项目中基建和产业(制造业)项目是重点,主要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新材料、医疗等高质量发展相关项目。2023年Q1安徽制造业总投资额占比进一步提高至70.8%,而2021、2022年分别为31%、58.7%,以安徽合肥市为例,具体项目包含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偏光片、储能电池等等;广东省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年度计划投资分别为6159、3109亿元、732亿元(分别占61.59%、31.09%、7.32%)。
东方证券研究表示,从项目数量来看,基建和产业(制造业)占比较高,2023年Q1四川省现场推进的重大项目中,基建和民生及公共事业项目(铁路、公路、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数量(99个)为产业项目(43个)的2倍以上,而2022年Q1基础设施领域利长远项目和民生及社会事业领域补短板项目(两者合计49个)和创新与产业领域强基础项目(合计51个)数量基本相当。江苏则是将重点放在了产业上,220项省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有180个,比去年增加14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58个,比去年增加21个;浙江省同样以制造业、产业以及基建项目为重点。
东方证券研究分析,从目前已有的数据来看,和2022年一样“开工早”是2023年重大项目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开门红”诉求更强的省份规模更大,但是考虑到去年基数较高,增速尚有待观察。此外,本次集中开工更倾向于产业(制造业)和基建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