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
产业调查 | 智能制造:迫近“风洞”?仟江水商业电讯(2月21日 北京 产业调查)2月伊始,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落地的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消息,对风投和券商来说,无疑是空前利好。但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创业家来说,则属喜忧参半——你可千万别被急于套现的投机家们忽悠着欣欣然卷入风洞,成为“科创事业的终结者”。 智能制造2022:资本的小年 2022年,A股智能制造板块指数全年寒风彻骨。板块指数年初开盘在4160.61点,年尾收盘在2946.34点,全年下跌1200.94点,跌幅达28.96%。年中,板块指数最高曾冲至4165.24点,最低也曾下探至2601.47点,全年振幅更高达37.71%。盘面年线呈现“一阴盖两阳”的下探行情。 与二级市场的下行趋势相对应的是,2022年,国内外智能制造创投市场同样也遭遇了“小年”。 根据睿兽分析统计数据,2022年创投市场智能制造行业共发生融资案例1120个,成功融资项目同比减少690个,降幅达38%。所有已成功融资案例合计总金额为1046.31亿元,同比减少208.23亿元,降幅为17%。 资本筹码2022:内外交困 2022年,智能制造投融资市场为何如此不尽人意?主要是因为去年产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情况实在不佳。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只在2月(数据为50.7)和6月(数据为50.4)两次短暂闪现复苏火苗,其余时间多在48.1至50之间震荡。其中,4月甚至曾跌至42.6,11月和12月也曾两次出现46.4和43.9的低值。 受新订单数据掣肘影响,制造业采购指数在2022年的走势同样不甚喜人:全年整体处于震荡下摆通道。其中,1月、2月、6月、9月两次出现稍稍高于50的反弹迹象,而其余月份多在49至50间来回震荡,其中4月、11月、12月三次下探出47.40、48和47三个低点。 新增订单下滑、企业生产不景气,直接影响着行业的生产与就业。2022年制造业从业指数全年都没有跳到荣枯线上,多数月份均在荣枯线以下的48.3至49.2狭窄区间内运行,而4月、5月和11月、12月,更接连收出47.2、47.6、47.4、44.8四大破局数据。 由于订单下滑,生产萎缩,从业人员到岗率持续走低,包含智能制造在内的全部制造业投资资本,年内所承受的沉没成本难以统计。 在这些投资资本中,就有2022年及之前数年投入其中的VC、PE等产业资本。 由于A股市场2022年持续下行,上述VC、PE资本退出套利的时机之窗始终无法推开;又由于行业发展不景气,企业生产经营困难,PE并购数量、并购意愿也持续萎缩;智能制造业新的投资资本进不去,老的投资资本出不来,呆滞筹码高度堆叠,风险难于流通更无法对冲,忍耐良久的投资机构大多因此遭受着内外交困的窘迫局面。 注册制压低门槛:套现或如浪潮 与智能制造市场情况相似,众多产业内等待退出套利的筹码在场外大量堆叠,取消发审门槛,全面实施注册制,势必催发退出套现交易热潮。 华金证券行业分析师李蕙认为,从创业板试行注册制的实践经验分析,主板实施注册制后,IPO数量将成倍增长,我们预计可能会从当前的6至7只新股/月,增加到每月发行新股15只左右。 华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徐康认为,注册制全面实施后,IPO审核标准放宽,可上市公司范围扩大,审核周期有望明显缩短。 财信证券证券行业分析师刘敏表示,注册制的全面实施预计将为IPO市场带来显著增量,证券公司定价能力重要性凸显,投行资本化发展空间广阔。 一般来说,交易行为频次与交易数量跟券商佣金收入成正比。场外大量堆叠的筹码,既有VC/PE资本、私募资本,更有大量的个人产业投资资本。拟退出套现的庄家可谓是摩肩接踵。一旦注册制全面鸣枪起跑,套现交易势必万马齐奔。券商普遍看好自己的股票,理由有很多,上述原因就属于彼此心照不宣、讳莫如深的那一条。 实控人:锁定投资价值 备战投机风洞 对于注册制全面落地的消息,市场消化已有时日。现在,多数股民都知道,制度全面实施后,“IPO门槛将大幅降低”“IPO破发或成常态”“上市公司壳价值基本归零”“股民投资获利将更难”。 但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创业企业家来说,这些都是“听戏”“看热闹”,真正跟他们生死攸关的是——股东会里的那些急于套现的“产业投机客”会不会诱导创业企业家做出“错误决策”,毕竟他们的利益诉求与产权人并非完全一致。 中国工业报近期曾报道过“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688256.SH)遭风投等众多机构排队减持的现实案例。 寒武纪重研发而轻营销,股权激励政策不利公司长远发展。对于这些问题,风投在IPO之前可以打碎牙齿和血吞强行忍耐,但IPO后,他们复仇式套利的重拳绝不含半点“妇人之仁”。至于其它私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多不过算是见风使舵、逢场作戏、上蹿下跳的“波段客”而已。 在风投等投资机构排队减持的重压下,寒武纪的股票从最高297.77元一路狂泻下来,最低跌至46.59元。2022年后半年,为挽救自己股票颓势,寒武纪实控人不得已动用个人及公司巨量资本回购股票,进行托市。截至目前,寒武纪与看空机构间的对决大戏仍在进行中。 当今时代,美西方投机资本和政客对臭名昭著的“麦卡西主义”趋之若鹜,视我国的“科技强国战略”如仇敌,对国人推动的“科技自立”“科技自强”事业进行“抄袭”“盗窃”等污名化攻击,千方百计搞不对称竞争,把华为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挂上“制裁黑名单”。 战略产业的国际大对决,往往是资本博弈的绝佳题材。在此题材背景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创业家们,再读寒武纪的故事不难看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注册制全面落地后,若企业没有过硬的真本领,一旦因痼疾爆发遭遇市场沽空,实控人最应警惕的便是“股权的挤兑式套现”。若遭遇机构联手做空,实控人天然要对企业价值进行托底背书,其他股东则多半会见风使舵、溜之大吉。 “未来风控与定价能力是生命线。”华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徐康提醒,注册制全面实施后,新股上市破发的概率很可能明显提升,甚至可能会给券商带来承销或者包销的压力。 华金证券行业分析师李蕙提示:注册制全面落地,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再受限制,对于估值性价比需格外重视,尤其是对情绪驱动力明显减弱的板块,应该高度警惕。 (本文作者裴少铭,首发于2月21日中国工业报,此为作者授权发布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