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经济大势 | 光大证券:发放3000亿消费券可撬动万亿消费增量

商业电讯9.jpg


仟江水商业电讯(4月3日 北京 经济大势)当前正处在经济恢复的关键时期,考虑到青年群体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消费意愿尚未企稳、消费领域恢复分化等问题,未来消费复苏进程或仍存波折,促消费政策有进一步释放空间。光大证券提出,大规模发放消费券可行性较强,若发放3000亿消费券,可撬动1万亿消费增量,拉动GDP增长0.62个百分点。以下为其主要观点:


当前扩大消费是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


一是,从经济形势看,消费是推动今年经济复苏的首要抓手。当前出口走弱的方向较为明确,对国内生产、就业的不利影响正持续显现,扩内需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而疫情后消费领域存在长期缺口,不仅阻碍了经济循环,一定程度上也削弱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是,从消费复苏情况看,2月之后,国内消费修复斜率有所放缓,恢复领域尚不均衡,出行类消费快速复苏,但汽车、通讯器材、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表现较弱,与居民收入恢复偏慢、消费意愿尚未企稳有关。当前青年失业率较高、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处在底部,不利于居民收入的恢复。


三是,从政策视角看,短期内财政资金对于稳消费的效用显著大于投资。从上海市经验看,发放消费券的乘数效应为3.7倍,为投资乘数效应的3倍左右。


从国内实践经验看,发放消费券,是短期内扩大消费的有效举措。


国际上看,为提振消费,向居民发放现金补贴、消费券等方式成为疫后各国主流的财政刺激举措。例如,美国采取三轮大规模现金补贴,直达居民部门;日本采用现金补贴和旅行消费券相结合的方式,刺激国内旅行、购物需求;新加坡采取发放现金补贴、旅游和零售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中国香港连续发放三轮电子消费券,适用于零售、餐饮和服务业等多个场所。


我国大陆地区,由于居民储蓄率较高、财政负担较重,各地多通过发放消费抵扣券等方式,刺激消费回暖。从杭州、上海发放消费券经验看,乘数效应在3-4之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乘数效应更大。但从全国情况看,消费券发行的总规模较小、发放范围有限,对于总体消费刺激作用有限。


考虑到消费券“四两拨千斤”的效用,我们建议今年可以适当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更大程度上发挥其扩大消费的有效作用。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发放3000亿元消费券,考虑3.5的乘数效应,带来的消费增量可达到1万亿元,约占2022年社零总额的2.4%,可拉动GDP增长0.62个百分点。


对于发放消费券的几点考量:


一是,资金来源:建议由中央统筹,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通过转移支付等口径调配资金,最终交由地方具体实施。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发放消费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高于发达地区,可给予重点关注。


二是,发放领域:可考虑面对低收入和失业群体发放红利性消费券,用于零售、购物等日常消费领域;在餐饮、住宿、旅游、汽车等领域发放定向消费券,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三是,发放途径:可考虑将电子消费券与健康码、数字人民币相结合,实现消费券的精准发放和实时追踪。


四是,杠杆设计:可设置消费券最低杠杆,当政府补贴和居民支付比例为1:5.5时,新增税收便能够完全弥补政府先前的转移支付,有助于降低财政负担。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