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产业调查 | 换道竞争升级:IT设备企业如何渡劫?

商业电讯4.jpg

 

仟江水商业电讯(4月18日 北京 产业调查)今日出版的中国工业报在重要位置刊发该报重大报道文章《换道竞争升级:IT设备企业如何渡劫》。经作者裴少铭本人授权,现转载发布传播。

 

换道竞争升级:IT设备企业如何渡劫?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两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2.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77.1%。


消息一出,立即在舆论场激起巨大涟漪: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未来应该怎么办?


利润下滑:中小企业盈利恶化


在深入分析国统局发布的相关数据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其数据统计口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布置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国统字〔2010〕87号),国统局所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该是指那些年营收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国统局的调查样本权威而全面。从目前公开信息看,外界无法准确且详尽地了解其具体企业样本信息。但是,我们可以用A股市场IT设备(IT设备硬件产品包含括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打印机、手持设备等等)板块内的上市企业做样本,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检视下相关行业的时下真相。


在A股IT设备板块,共有51家上市企业。根据中信至信系统最新财报数据(取样时间截至2023年4月10日),这51家企业营收规模均在2000万元以上,即均符合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标准。


深入分析发现,上述51家上市企业平均营收规模为32.63亿元,且营收分布很不均衡。


首先,营收规模超100亿元的巨型企业(3家)占板块内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5.88%。。其中1家营收527.67亿元,1家营收258.55亿元,1家营收137.43亿元。这三家尽管同时位列板块头部企业阵营,但营收规模的彼此差距非常巨大。


其次,营收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有4家,占板块内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7.84%。此类4家企业营收数据离散率相对较小,大体集中在73亿元至95亿元间。


第三,营收规模在20亿元至40亿元的企业有7家,占板块内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13.73%。其中3家营收规模在30亿元+档,4家营收规模在20亿元+档。


第四,营收规模在10亿元至20亿元的企业有8家,占板块内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15.69%。这8家公司,营收规模在15亿元上下的各有4家。


第五,营收规模在4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有11家,其中5亿元以上者5家。


第六,营收规模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有18家,占板块内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35.29%。其中有4家(占板块内企业数量的7.84%)营收规模小于1亿元。


年营收规模在4亿元以上的33家上市企业(平均营收规模为49.28亿元)的利润同比交付相对较小——同比平均降幅为-25.91%;相比之下,年营收规模在4亿元以下的18家上市企业(平均营收规模为2.1亿元)的利润降幅巨大——同比平均降幅为-91.78%。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规定,应该被认定为中小工业企业。


综合上述数据不难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在国内IT设备制造企业中,中小企业的利润同比降幅远高于大型企业,无疑是利润滑坡情况最严重的那部分市场主体。


市场换道:消费升级加剧冲击


海外市场历来是我国IT设备厂商主业创收的大战场。2022年,我国IT设备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与其既有产品在国际市场遭遇滑铁卢不无关系。


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出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金额超3.54万亿元人民币;但比2021年的出口金额(近3.73万亿元人民币)下滑5.2%。具体而言,笔记本电脑出口1.66亿台,同比下降25.3%;手机出口8.22亿台,同比下降13.8%;集成电路出口2734亿个,同比下降12%。


在所有销量下滑的产品中,电脑产品首当其冲。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公布的最新报告,2022年全年PC和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下降21%和18%;2023年1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5400万台,同比下降33%,连续第4个季度出现2位数降幅。


Canalys报告称,西欧PC(桌面设备、笔记本设备和工作站)市场在2022年第4季度的下滑情况尤甚,其出货量为1070万台,同比降幅高达38%。


不仅外贸市场销量萎缩,在境内市场,个人电脑产品的销量同样出现了走软行情。


据Canalys统计,2022年中国大陆个人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整体出货量达到为4850.8万台,同比下降14.9%。其中,行业巨头联想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5.5%(市占率仍高达39.7%)。


综合全球市场数据,传统IT设备企业产品在2022年均不尽人意。据IT之家发布信息,2022年第4季度,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等IT设备企业的出货量总体下滑比例为38.5%,其中下滑最严重的是惠普(下滑42.8%),其次是戴尔(下滑42.4%),苹果公司下滑幅度最轻(降幅为22.8%)。


Canalys分析认为,2022年疫情肆虐,中国大陆多地多次封闭、停产,受此带动,居家办公成为趋势。这推高了2022年PC产品的销量。随着疫情的结束,正常办公成为常态,PC产品的大幅消化事成必然。


Canalys的分析固然有其道理,但是我国的进出口数据还透露出另外一个全新的市场消费趋势。


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我国出口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类产品金额同比增长了20.2%,出口金额已超1944亿元人民币。


什么意思?国际市场正在对IT设备产品产生升级需求。


众所周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面世以来,长期都是IT设备领域的主导产品。但是,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产经发展必然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类产品产生更多需求。在这一背景下,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自然成了市场新宠。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是在传统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技术产品,具备精密化、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征。


全球竞争:精准创新前景光明


国内外消费市场升级,对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形成积压,尤其是对我国中小IT设备企业(既有技术应用产品开发类)造成了巨大冲击。而对于该领域的大企业或自主从事前沿技术产品研发的企业而言,其挑战更多来源于以美国为首的欧美保守主义势力的非对称式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末,美国商务部已将2029个中国实体列入制裁实体清单,其中就有华为、中芯国际等10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2023年以来,又有亿控国际、海康威视等19家中资企业被列入美欧黑名单。


尽管频遭制裁,奋发有为的中资企业立足科技自强战略,在2022年依旧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6423亿人民币,同比反弹回升,净利润也达到了356亿元,已经逆转了2021年营收同比下降28.56%的颓势;中芯国际国际顶住制裁压力,录得了主业营收同比增长38.97%的可喜业绩。


展望未来,放眼全球市场,面对欧美持续升级的恶意竞争,中资IT设备企业依旧大有可为。


首先,中资企业的国际市场布局策略要更加精致。


民生证券分析师周君芝认为,为了规避贸易摩擦,同时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中国企业应该加速全球产业布局,进行跨境生产;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愿意成为承接中资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东道国。


其次,在现有技术应用产品的营销上,中资企业在国际差别市场应实施个性化竞争策略。


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虽然印度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下降7%,但是其台式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却分别大幅增长了37%和21%。Canalys分析师AshweejAithal认为,为缩小与世界各国的数字经济鸿沟,印度政府计划加大对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以提供更广泛的教育机会;为此印度已公布完整的招标清单。未来几年,印度教育领域或成为国际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厂商加重点追逐的细分市场。


再者,创新技术产品研发企业,应瞄准未来数字经济的技术需求痛点,锐意创新,攻其所必救。


国盛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郑震湘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及数据量的增长,必然会对相关硬件产生更高要求,针对算力存力产品中间壁垒需要的研发值得重点关注。比如,以AI服务器交换机为代表的数据传输设备,高算力芯片,高性能显卡、封装设备、IC载板等等。


郑震湘的分析直击要害,他提及的很多领域都正在被研究机构高度关注。


据中金企信研究预测,到2025年全球Nand-flash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31.9亿美元,年增速可达7.4%。中金企信认为,目前韩国三星在Nand-flash领域的市占率较高但远未形成绝对寡头格局。未来,相关市场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据了解,目前,Nand-flash存储器设备采用非线性宏单元模式,可为固态大容量内存的实现提供了廉价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容量大,改写速度快等优点;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的发展,更新技术路线更高性能的存力产品,必然会受到市场的追捧,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