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
公司透视 | 专精特新:到底活得怎么样?仟江水商业电讯(5月30日 北京 公司透视)今天出版的中国工业报在重要位置发布该报重大研究型报道文章《专精特新:到底活得怎么样?》。现经作者裴少铭本人授权转载传播如下: 专精特新:到底活得怎么样? 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近年来,一直被寄予厚望。财政部、工信部还联合发文,协同政策,专门支持其高质量发展。 那么,截至2023年一季度,A股市场上的专精特新类企业到底活得怎么样? 营收规模多数不高:二成五不足一亿元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数据,A股具备专精特新风格的企业共有640家,涉及53个细分行业。 截至2023年5月下旬,公开数据显示,在上述640家企业中,企业营收规模达到100亿元的企业有1家,企业数量占比不到0.2%。 企业营收规模在50亿元至75亿元间的有3家,企业数量占比不足0.5%。 企业营收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间的有13家,企业数量占比在2%左右。 企业营收规模在10亿元至20亿元间的有19家,企业数量占比不足3%。 企业营收规模在5亿元至10亿元间的有66家,企业数量占比约10%。 企业营收规模在1亿元至5亿元间的有375家,企业数量占比约59%。 企业营收规模在0.1亿元至1亿元间的有163家,企业数量占比超25%。 综上所述,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内企业,企业营收规模在1亿元至5亿元间的企业最多,其次是营收规模在1000万元至1亿元间的。这两类企业合计占比超过84%。整体来看,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企业营收规模普遍偏小,能够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36家,企业数量占比不足6%。 主业利润普遍偏少:近两成四主业亏损 公开数据显示,在上述640家企业中,扣非净利润在5亿元至8亿元间的企业有3家,企业数量占比不到0.5%。 扣非净利润在2亿元至5亿元间的有7家,企业数量占比在1%左右。 扣非净利润在1亿元至2亿元间的有28家,企业数量占比约4.4%。 扣非净利润在0.5亿元至1亿元间的有54家,企业数量占比约8.4%。 扣非净利润在0.1亿元至0.5亿元间的有244家,企业数量占比约38%。 扣非净利润在0.05亿元至0.1亿元间的有80家,企业数量占比12.5%。 扣非净利润在0元至0.05亿元间的有66家,企业数量占比约10.3%。 扣非净利润为负数的企业有152家,企业数量占比约23.8%。 综上所述,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内的企业,其主业净利润在0.1亿元至0.5亿元间的企业最多,数量占比38%;其次是主业亏损的企业,数量占比近24%;第三多的是主业净利润在0元至0.1亿元间的企业,数量占比近23%。 整体看,A股高精特新板块企业的主业净利润能够超过5亿元的企业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企业主业净利润规模普遍偏少,近两成四的企业主业亏损。 超三成企业主业净利率非同小可 尽管A股市场上具备专精特新风格的企业营收规模和主业净利润规模普遍偏小,但却有超三成的企业主业净利润率非同小可。 公开数据显示,在上述640家企业中,扣非净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在30%至67%之间的企业有26家,企业数量占比约4%。 扣非净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在20%至30%间的企业有54家,企业数量占比约8.4%。 扣非净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在10%至20%间的企业有140家,企业数量占比近22%。 扣非净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在5%至10%间的有124家,企业数量占比约19.4%。 扣非净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在0至5%间的企业有144家,企业数量占比约23%。 综上所述,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扣非净利润规模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大于10%的企业数量为220家,板块占比超过34%。这些主业净利润率较高的企业,占盈利企业数量的45.45%。 近四成企业成长能力惊人 如果从企业成长能力角度分析,A股市场上具备专精特新风格的企业,确有一批堪称成长标兵。 首先,从企业收入同比增幅角度看,不少企业成长能力普遍较高。 在这640家企业中,企业收入同比增幅在100%至343%之间的企业有29家,企业数量占比约4.5%。 企业收入同比增幅在30%至100%之间的企业有111家,企业数量占比约超17%。 企业收入同比增幅在20%至30%之间的企业有44家,企业数量占比近7%。 企业收入同比增幅在10%至20%之间的企业有59家,企业数量占比近9.2%。 企业收入同比增幅在10%至20%之间的企业有59家,企业数量占比近9.2%。 企业收入同比增幅大于0小于10%的企业有313家,企业数量占比近49%。 综上所述,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企业,营收同比增幅在两位数以上的企业数量为243家,占板块内企业数量的38%,占盈利企业数量(501家)的48.5%。 其次,从企业利润同比增幅角度看,很多企业的成长能力也能给投资人带去诸多惊喜。 在上述640家企业中,企业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0%的企业有4家,企业数量占比超0.6%。 企业利润同比增幅在101%至796%之间的企业有87家,企业数量占比近14%。 企业利润同比增幅在20%至100%之间的企业有108家,企业数量占比近17%。 企业利润同比增幅在10%至20%之间的企业有33家,企业数量占比超5%。 综上所述,在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企业利润同比增幅在两位数以上的企业数量为232家,板块内企业数量占比超过36%,这些企业占盈利企业数量(501家)的46%。 企业成本控制出色 近四成专精特新风格企业具备令人欣喜的成长能力,这直接受益于相关企业具备超强的成本控制力。 数据研究发现,在上述640家企业中,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平均不足66%。 其中,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小于10%的企业有7家,只有1家亏损。 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10%小于20%的企业有10家,也只有1家亏损。 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20%小于30%的企业有12家,有3家亏损。 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30%小于40%的企业有34家,有7家亏损。 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40%小于50%的企业有52家,有9家亏损。 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50%小于60%的企业有80家,也有9家亏损。 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60%小于70%的企业有136家,有24家亏损。 企业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70%的企业有308家,其中有73家亏损。 综上所述,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企业,多数企业成本控制力较强。而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发现,成本控制能力越强的企业,其亏损概率越小;反之,亏损概率越大。 产品库存普遍畸高 专精特新风格企业出现亏损,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存货额畸高。 公开数据研究发现,上述640家企业的存货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平均将近173%。 其中,存货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大于1100%小于2000%的企业有4家,这4家企业全部亏损。 存货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大于100%小于1000%的企业有382家,其中106家企业亏损。 存货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大于50%小于100%的企业有179家,其中15家亏损。 存货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大于0小于50%的企业有75家,其中8家企业亏损。 对比分析不难发现,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企业存货与营收规模的比值多数畸高,该比值的大小与企业亏损概率成正比例。库存畸高正是专精特新企业出现亏损的重要原因。 单兵科创效能低下 实事求是地讲,导致专精特新风格企业出现亏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库存畸高,研发竞争烈度攀升是直接因素之一。 数据分析发现,上述640家企业的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平均为11.53%。 其中,企业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100%的企业有1家,幸运的是,这家企业并未出现亏损情况。 除上述企业之外,企业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30%小于50%的企业还有46家,只有4家盈利,其余42家全部亏损。 企业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20%小于30%的企业有39家,有18家亏损。 企业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大于10%小于20%的企业有140家,有26家亏损。 综上所述,研发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高于10%的企业合计有86家,其中业绩出现亏损的企业数量占全板块全部亏损企业数量(139家)的62%。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正在导致专精特新企业各自为战,这种没有合力的单兵作战,拉高了企业成本,降低了市场效能,已经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亏损的直接诱因之一。 多数企业资金缺口大 营收规模偏小,主业净利润偏少,库存畸高,科研投入骑虎难下……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直接导致A股专精特新风格板块内的640家企业多数面临现金流问题。 数据分析发现,该板块全部企业总现金流平均已现负数(-0.05亿元)。其中,企业总现金流缺口在11亿元至20亿元间的企业有5家;缺口在5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有15家,缺口在1亿元至5亿元的企业有130家,缺口在0.5亿元至1亿元的企业有86家,缺口在0.1亿元至0.5亿元的企业有124家,缺口在0.01亿元至0.09亿元的企业有30家。 总之,A股高精特新风格板块有超过60%的企业总现金流为负数。这一数据让板块整体缺钱的家底原形毕露。 (本文作者裴少铭,2023年5月30日发表于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