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国际资本 | 申万宏源:货币政策或现四种结构性转向

委托发布10.jpg

 

仟江水商业电讯(11月28日 北京 国际资本)近日,申万宏源发布了对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分析,该机构认为,相较二季度,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经济形势的定调相对更乐观,新增强调“恢复向好”、“增长动能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基调延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同时由二季度“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改为本次“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新增强调“跨周期”与“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的“效率”问题。同时在讨论M2、社融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时,强调以“跨周期”视角理解、而非“逆周期”,也是更注重传导和结构,而非总量“单边式”发力。

 

申万宏源认为,货币政策“结构”导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信贷结构调整:更注重盘活存量贷款资金,增量信贷则以把握节奏为主。在“结构”视角下,央行对于信贷的讨论注重两个方面:1)整体信贷更注重盘活存量贷款资金,而非加大新增信贷投放。随着地产市场的深刻变化,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本次报告提出“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要求信贷结构有增有减”,同时展望时强调“更关注存量贷款的持续使用”,传达出要更加注重信贷结构分析的信号。另外,央行明确表示“增”和“减”可能并不会同步,要更加理性客观分析后续的信贷数据,“要避免对单月增量等高频数据的过度解读”。2)新增信贷则更关注投放节奏的时间分布,需要平滑信贷、均匀发力。在新增信贷总量并不大幅增加投放背景下,更注重新增信贷的投放节奏,提出信贷年底年初平滑,显示出货币政策对地产和基建的适当呵护。

 

利率汇率均衡: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报告展望部分强调“把握好利率、汇率内外均衡”,尤其是对汇率波动高度警惕,明确提出“立足长远、发轫当前”,“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或源于本轮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主要归因于美元指数的趋弱。在内需更稳健增长之前,汇率“底线思维”仍需要坚守,所以我们看到离岸央票在汇率升值阶段的净投放。而汇率的回升和政策的提前布局,令央行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呵护内需上,我们仍维持2023年年底或2024年年初会有一次降息的判断。

 

地产抓手转变:从稳需求到稳供给。二季度报告更注重地产需求侧政策加码,包括“认房不认贷”、“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首套利率下限与二套利率加点”等多项政策出台,但较宽松的地产需求政策并未推动销售明显反弹,核心在于房地产风险压制需求。其一是房价下行风险,但更重要的是目前房地产供给侧风险导致居民“不敢”买房(担心交付风险),目前我国期房竣工率仅40%,因而出现一手现房>二手房>一手期房的销售格局。因此,若要真正稳定地产销售与经济增长,更关键是通过供给侧政策稳定项目融资,缓和居民对于购置期房的担忧,因而本次报告更强调供给侧政策。包括对房地产信贷、债券、股权融资均有新增表述,只有“保交楼”政策止住预售期房竣工率的连续下行势头,缓和居民对于购置期房的担忧,让目前有刚需居民释放需求,才能真正推动销售企稳。

 

货币财政协同:货币力度已主动补位,后续更注重结构。央行认为在过去,货币政策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财政政策“主动补位”。近年来,自身在熨平财政收支波动、支持政府债发行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三方面发挥了财政货币协同效果。以国债的持有结构来看,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并不差,后续货币和财政协调的重点在“便利更多企业和居民持有国债,实现国债投资主体多元化”。我们认为在汇率约束尚未解除的时间点,央行对货币财政协同的谨慎是合适的。但若后续汇率基本面改善后,货币和财政的协同应该较专栏三更进一步,特别是在如何支持财政稳定居民消费方面,发挥更大的效果。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