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经济大势 | 12月制造业PMI为50.1% 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图片3.jpg

仟江水商业电讯(12月31日 北京 经济大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2月31日公布1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连续3个月稳定在扩张区间。 


民生证券观点指出:12月制造业PMI的下降并非异事。一方面,“924”以来的一揽子政策组合带来的脉冲效应开始消退;另一方面,受寒潮来袭、国内外节假日等特殊因素影响,12月PMI通常会季节性下降。从历史数据来看,PMI细项数据中,生产、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指标多在12月发出边际走弱的信号(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为逆指数,即PMI供应商配送时间越大、代表经济增长放缓)。具体来看:


寒潮的“风”吹向12月PMI。历年12月,PMI与全国平均气温多呈正相关关系,背后的原因可能系低温极端环境会影响工业正常开工进度,从而压低PMI景气度,而今年也不例外。包括12月PMI供应商配送时间的惯性上升,其实也是受气温低的影响。


海外圣诞假,部分海外订单也“放了假”。海外圣诞货品需求多于11月提前释放,而12月海外需求趋于平淡——从12月全球PMI的季节性下降、以及12月起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开始趋势性下滑,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也解释了为何历史上12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滑概率更高,同时也解释了今年12月以出口为导向的小型企业PMI为何环比下滑0.6pct。


但今年12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不降反升的原因,可能在于部分大中型企业可能还在“抢出口”。今年12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升0.2pct的背后,我们认为是由于部分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中型企业)年末“抢出口”所致。12月中型企业PMI环比上升0.7pct、且已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正印证了部分企业“抢出口”的现象。


剔除以上特殊因素,2024年的最后一份“PMI成绩单”还存在不少积极的信号。一是内需并没有“掉队”。除了上文所说的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12月PMI新订单指数也上升0.2pct至51.0%,成功完成了“四连涨”,表明国内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制造业企业订单量并不少。在前期政策对经济的脉冲效应逐步消退的背景下,PMI新订单指数的“四连涨”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二是非制造业PMI提升明显。与制造业PMI的下降不同,12月建筑业PMI和服务业PMI均有了明显的提升、且处于荣枯线以上的位置,前者上升3.5pct至53.2%、后者上升1.9pct至52.%。建筑业PMI的上升可能主要是受春节假期临近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抢抓施工进度;服务业PMI的上升或显示出服务业复苏进度加快的趋势。


标题名称
更多
  • 微站

    微站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微信

    微信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小程序

    小程序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

  • APP

    APP

    点击上面链接或扫码左图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