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查 | 中国基建和楼市正在出现层级分化
仟江水商业电讯(7月20日 北京 产业调查)传统周期阶段,一二线地产明显升温、带动三线及以下地产改善,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拉动。但与过往大不相同,近年来地产调控思路明显转变,不同能级城市间的传导已明显弱化。2016年底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以来,中央层面地产调控思路始终是“房住不炒”;地方在此基础上,“因城施策”甚至“一城一策”进行微调。这一背景下,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间、甚至三四线城市内部,地产政策明显分化,市场表现大为不同;城市间传导已经弱化,总量地产的周期特征、对经济拉动也在减弱。
中短期来看,广泛存在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地产压力或持续存在、将掣肘总量层面改善空间。三线及以下城市,占全国地产销售的8成左右、投资的6成左右,在较大程度上决定地产总体走势。疫情冲击下,这类城市低收入群体占比过半、就业受影响较为显著,对居民购房能力产生明显制约。与此同时,近年来伴随棚改规模缩减,普通三四线房价上涨预期也在弱化,非刚需购房意愿可能也在下降。
一二线及都市圈强三线,在稳增长外溢效应下、短期改善态势或将延续;但稳增长明确“重基建、轻地产”下,地产对经济支持的持续性可能不及基建。本轮稳增长着重在基建领域发力,而“房住不炒”并未实质性松动;近期杭州、深圳等热点城市,还进一步收紧调控。向后展望,地产对经济支持仍存一定不确定性;而下半年广义财政加快支出下,基建投资持续性、对经济支持等,值得继续关注。
推荐
-
-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