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查 | 全固态锂电池研发有突破,今日利好频发
仟江水商业电讯(8月22日 北京 产业调查)传统液态锂电技术迭代已达瓶颈,固态电池具备技术颠覆潜力。传统液态电池体系成熟,现有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上限,难以满足未来中长期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安全性能方面,液态电池使用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具有易燃、易泄露等缺点,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从兼顾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性两方面出发,以锂金属作为负极,使用稳定、不易燃烧的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将成为未来最有技术颠覆潜力的电池。
全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阶段电池技术的代表,虽目前处于研制阶段,但近日利好消息频发。
21日早间,鹏辉能源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固态电池真正的突破。”开盘后,公司股价“20cm”涨停。通过技术创新,锂电技术从液态加速向半固态过渡,最终将实现全固态。目前全固态电池虽然处于研制阶段,多种技术路线并行,但在应用端的催化下,今年多家企业发布有关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并给出量产时间表。从时间来看,产业化有望在未来2年至3年内实现。
宁德时代曾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如果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1分—9分打分),公司的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目前处于4(分)的水平,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7至8(分)的水平,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欣旺达表示,公司已经完成了容量达到20Ah、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的全固态电池小试。正在同步建设全固态电池产线,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产能可达1GWh。
上汽集团宣布,公司全固态电池已开启500天投产计划,厂房选址等工作已完成,后续将通过材料、技术、工艺的不断提升,率先突破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难题。
广汽集团宣布,其全固态电池技术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搭载,应用于旗下的昊铂车型。丰田、本田、日产等也发布了固态电池产业化时间表。
(文章部分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
-
-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