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典范  创造价值

详细内容

总编文章 | 非洲:中国资本“金”方向(2007年)


再如,有一家中国企业曾在苏丹开过一个金矿。投资之前,中国大使馆就不断提醒他,当地有反政府武装,结果他不听。果然,金矿开出来之后就被反政府武装给占领了。这个风险在企业投资决策之前就被提示出来了,但企业仍在利益驱动下鲁莽行事。


还比如,有家企业在尼日利亚投资建鞋厂,当时尼日利亚对这类商品实行关税保护。可鞋厂建成后,高关税被取消,于是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陡然加剧。对于类似情况,中国企业在作投资决策前,最好向专业机构咨询一下,目标市场的政策趋势以及政策稳定性如何。


另外,非洲很多国家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企业生产需要的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


比如停电对一个工厂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我们曾在尼日利亚吃过一顿饭,结果吃的过程中就停了五次电。饭店可以用小型发电机,可是工厂就不能靠这个啊!


如果决定要投资,企业最好提前了解当地停电停到什么程度,而且还要跟供电局讲好条件,以确保工厂有电。特别是在关键时期,比如圣诞节前,如果电力供应出问题,产品生产不出来,黄金销售季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环球财经》:大家都知道,非洲国家经济欠发达的比较多,投资这样的地区,企业还会遇到那些市场风险?


王文明:这方面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当地国家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发的货币贬值风险了。


比如,津巴布韦的货币贬值就非常快。该国由于2000年以来的土地改革遭受西方国家制裁,经济一直比较萧条,通胀率急剧上升。企业赚来的利润如果不马上兑换成美元,没过几天就可能贬值贬得剩不了多少了。


但是也请注意:津巴布韦铀矿、金矿、铜矿、铬矿、铁矿、煤矿非常丰富,很多都是露天的。该国特别经济委员会主席、储备银行行长都跟我表示过,希望能跟中国资本合作开采和加工。尽管现在其矿产资源70%被欧美掌握,但是剩下的30%开采权也是非常可贵的。


企业如果想要投资这类国家,一定要做好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不妨通过易货贸易,或迅速将利润转投到黄金、土地、矿产等保值资产上以有效降低风险。


“非洲香港”佛得角


“我相信佛得角将来可以成为非洲的香港。”何赛非常自信地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葡萄牙,英国、意大利、等国的资本目前都已经盯上了佛得角的豪华房地产项目。这种投资趋向,衬托了佛得角未来在非洲投资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佛得角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经济)何赛先生直言不讳地对《环球财经》记者说,“尽管佛得角跟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友好。但是目前,中国资本在佛的投资还是比较少的。”


“枢纽”的“成本魅力”


据介绍,佛得角意为“绿色海角”,是欧、美、非、亚四洲海上交通要冲,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它是从欧洲通往非洲去亚洲的必经之地,迄今仍是各洲远洋船只及(大型)飞机过往的补给站,被称为连接“各大洲的十字路口。”


“佛得角是火山岛。”何赛对《环球财经》记者说,“尽管自然矿产资源比较少,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何赛一边说着,一边递给《环球财经》记者一本由其驻华使馆制作的《佛得角共和国投资指南》。《环球财经》记者从中发现:对于外资直接投资佛得角,在项目(除石油、燃料、润滑剂除外)启动阶段以及批准后头两年,佛免征企业用于生产其产品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其他原料的关税、消费税和服务税;而且在第3至5年,上述税收还分别减征75%、50%、25%;在生产工业消耗电力或淡化海水时,也免征上述三税。


对于直接投在佛国企业的出口或者再出口,佛规定不需要事先审批,而且免征上述三税。而原材料、配件、材料、成品或未成品、燃料、润滑剂(石油除外),在用于生产出口物品时,同样免征以上三税。符合规定的企业还享受相关的出口退税待遇。


“我们跟美国、欧洲以及西非国家有特殊协议,如轻工产业的半成品到佛组装、生产,再销往美国、欧洲以及西非共同体国家一律免征关税。”何赛说,“至于在佛的产业链增加值要求,企业完全可以跟佛得角投资局协商,要求也不是很苛刻。”


据分析,假如中国企业再能充分利用佛得角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在物流成本、生产成本上显然可以大大压缩。


现实投资项目众多


“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希望跟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发展佛得角的经济。”何赛对《环球财经》记者说,“就目前而言,就有很多现实的机会。”


何赛透露,佛国希望在轻纺织工业(纺织品及服装鞋帽等领域)、电子产品、房地产、旅游业等领域吸引到中国资本。因为,中国在这些领域确实已经占有全球优势,而且资本需要外溢。如果两国合作,那将实现一种难得的双赢效果。


除此之外,何赛还透露,眼下佛国最大的港口明德卢港,佛方希望能在港口技术设施的管理、船舶维修、渔业设施等方面以租赁托管等方式跟中国合作;此港未来还需扩建,在港口扩建中,一些主要的基础设施、服务管理也愿意对中国企业开放。


“还有一点,我们国家正在准备在自己750 000平方公里的专属海域进行石油勘探,正在跟中国的中海油等公司联系。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我们期待能与中国公司合作。”何赛对《环球财经》记者说,“其他还有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的开发等项目也希望有中国企业到我国去投资。再有就是信息技术方面了,目前华为正在跟我们接触,当然具体项目还没有谈完。”


“服务中心”的未来价值


“佛得角人均GDP目前为1900多美元,这在非洲来说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了水平了。”何赛对《环球财经》记者说,“另外,佛得角政治一直也比较稳定。尽管1990年后实行多党制。但目前来看,两大执政党(佛得角独立党和民族运动党)在发展经济上都奉行开放政策。比如,民族运动党在1990年到2000年执政期间,也一直推行对外招商引资策略。”


相比非洲大陆不少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动荡而言,何赛提到的这些投资环境,确实难能可贵。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条件,佛得角的服务业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


据透露,目前佛得角的旅游业、服务业(机场、港口、酒店等)在其GDP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73.4%左右。


2006年底,中国已经跟佛得角签约,将佛得角定圈定为中国居民出国旅游目的地之一。据透露,目前,中国指定的旅行社正在跟佛得角有关方面深入规划着两国人民的旅游出行方案,相信很快便会有具体计划出台。


在旅游经济的大力推动下,佛得角的房地产业正在不断升温。对于其中的巨大商机,中国也有企业家开始去抢占先机了。据透露,目前中国山东的济南四件和厦门的信诺立电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已经开始去投资佛得角的房地产和媒体行业了。


除了旅游产业,佛得角还在规划着自己金融领域的未来图景。


据透露,1993年以来,佛得角推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政府允许外国银行进入。目前,其金融业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葡萄牙银行和保险公司手中,其前两大银行现已占佛得角银行系统存款总额的88%。


在佛得角,各家银行提供的基本金融服务项目大体相同。银行均尽可能从佛得角海外银行获得资金。因此,国外货币汇入佛得角相对于国际标准而言要便宜很多。为增加外国居民对在佛得角开户的吸引力,佛政府对这些账户实行了免除利息税的激励办法。


佛得角正在进行一系列金融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如果能在股权上进行相关合作、置换或者交易,那也将是中国金融机构非常期待的一个消息。


现在,已有中国澳门的一个企业家已经看准了其间的机会,正在与佛方接触,计划延伸澳门博彩业(赌博)的专长经验,开始在佛谋局布点。


眼下,美元汇率不断走低,作为非美货币经济区,佛得角的汇率盯住欧元。这一制度安排,对于马上就会逼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随着中佛人员往来的增多,随着中国企业到佛乃至非洲投资的不断加大,选择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环境比较开放的区域进行金融布点,未来也许正是中国的金融家们需要考虑的方向。


“我相信佛得角将来可以成为非洲的香港。”何赛非常自信地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文中醒目处:


佛得角是各洲远洋船只及大型飞机过往的补给站,被称为连接“各大洲的十字路口。


投资非洲“一条龙”


几乎所有研究投资非洲问题的专家都建议国内企业,要树立“大经贸”观念,切不可认为投资非洲就是拿钱到非洲建工厂、搞项目那样简单,而是实行贸易、合资、合营、投资、经济合作、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


对于前去投资的企业,应该采取先贸易后投资的策略,贸易以中低档商品为主,投资以中小规模的生产型企业为主。 走“大经贸”的路子去非洲投资应注意走好五步:


第一步要通过报纸、书籍或互联网,加深对非洲情况的了解,做好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步要向熟悉了解非洲情况的专家进行咨询,向在非洲投资获得成功的国内企业了解情况。


第三步要亲自到非洲考察市场,科学论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能够获得理想效益、投资渠道便捷的项目。


第四步无论计划多大规模的投资,建立建多么大型的工厂,首先均应考虑先从贸易入手。具体做法是,在非洲注册一家贸易公司,将国内库存富裕而在非洲市场紧俏的商品通过海运发往非洲,既做零售又做批发。非洲多数商人习惯现货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款当地两清。通过做贸易了解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投资政策、清关手续等,广交在当地有影响的朋友,为进一步投资建厂奠定基础。王文明告诉记者:据我在非洲亲历经验而言,先贸易后投资是非洲投资避免风险的理想措施,从事贸易时间大约需要两到三年。


第五步是因地制宜地选择政策优惠、产品有销路的项目,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效益理想的项目。


另外,公司派往非洲的人员要精干,最好一专多能,一人多用,这样可以节约投资成本。中国人到非洲工作还要做好吃苦耐劳准备,因为在非洲条件相对艰苦,开拓市场非常辛苦。如果有人认为非洲处处存在商机,不花气力就可以赚到钱,这种想法是幼稚可笑的。 


转型中有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中国向非洲的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采掘业,且早期探路非洲的企业大多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它们在非洲进行油气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农业开发、渔业捕捞等。但现在情况发生变化,面向资源型的投资不再是惟一的投资目标,投资主体也多元化,大量民营企业介入,多元化的投资领域正在出现,其中包括服装、农产品加工、发电、公路建造、旅游和电信等。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对非投资持续升温。


截至2006年年中,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估计为11.8亿美元。华为、海信、海尔……它们或在当地开展贸易,或建立连锁商店,或建立工厂,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同时也获得了经营上的成功。 有待开发的新领域据了解,现在中国企业特别是民间资本去非洲投资涉及多行业,主要包括电信工程、基础设施、矿产、木材、建材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建工集团最近就取得了尼日利亚环城公路的项目,西非70%的铁皮瓦市场也是由中国企业占领。


王文明介绍,在津巴布韦,家具厂、玻璃厂、钢构件厂都是不错的投资选择;在埃塞俄比亚,水泥厂是热门的投资项目;在坦桑尼亚,生物杀虫剂市场前景可观;在马达加斯加,高档公寓的开发商奇缺;还有中药市场,潜力同样巨大,由于受中国援助医生的影响,中药在非洲很受欢迎,如中药在南非已合法化,并且非洲本身也产药材。现在中国的电脑、汽车、医疗器械、工程机械、药品等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完全有能力在非洲的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更重要的是,非洲这片土地是个两极分化严重的市场,对名牌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打响品牌在非洲才能有立足之地。“有实力、有信誉、有品牌的产品才有竞争力。”王文明说,“在非洲积聚经验和力量,再走向欧美市场,这是一个不错的路径。”由于受法国、英国影响,非洲与欧美的标准接轨,中国企业若按照这些系统和标准来要求自己,则能够很好地实现其国际化之梦。


整体来看,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对非洲消费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但这个市场绝对不是低质产品的倾销地。 选合适的投资王文明对于中国企业选择投资哪个国家,确定某个项目也给出一些个人意见,如投资农业,最好选择中国曾经提供过农业援助的国家,像几内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等,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国人有一定社会影响,当地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


如中国目前木材相对紧缺,市场年需求量约6000万立方米,而非洲森林资源丰富,双边互补性很强。从事森林资源开发可以考虑到中部非洲的刚果金,如果合作成功,仅刚果金便基本可以满足我国年均木材市场需求。还有西非的加蓬,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森林面积最多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为31.2公顷,森林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另如从事磷矿资源开发可以考虑摩洛哥;铝矾土资源开发可以选择几内亚;铜矿资源开发可以到赞比亚等。


总之,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项目的非洲国家,认真考察,精心实施,才能降低风险。 借鉴成功经验投资非洲网总裁王文明在接受《环球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与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投资观点很不一样,对政局不稳、金融系统不健全的地区和国家,中国企业反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对这些地区了解的很透,包括法律、财务、劳资关系、商业习惯、周边市场、政府关系等等,企业必须克制住急功近利的想法,然后进行长期的规划。


其次中国企业的适应能力强、有冒险精神。同时相对与西方国家,中国企业已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投资道路,选择中小型项目,比较短频快。对于在非洲投资建厂,王文明认为本地话更有有利于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更能控制市场。而且其发展的趋势是“一条龙”的设厂,如把纺织厂、洗衣厂、包装材料厂等所有配套设施都建在一起,“抱团”参与市场竞争。


目前,在非洲建立中国工业园的工作正在进行,一旦工业园建成,中国企业能够形成产业,形成合力,获得当地政府的更多支持。


2007年   作者裴少铭  《环球财经》杂志特约记者)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